黑魚的環境適應能力強,生長速度快,對池塘水質要求較低,可以高密度養殖,便于遠距離銷售。本文談談黑魚親魚選擇與魚卵孵化方法,并介紹苗種如何培育。
每年的5月中旬是黑魚的繁殖季節,應選擇成熟、健壯的雌雄性黑魚以1∶1的比例做為親魚。
雌雄分辨的方法是,雌性黑魚腹部膨大且松軟,呈黑白色,卵巢輪廓明顯,中央出現凹溝,生殖孔外突,呈粉紅色。雄性黑魚體色呈紫紅色,背鰭上有自下而上、排列整齊的透明白色小圓斑,腹部發暗,生殖孔稍有擴大,微凹,呈三角形,淡粉紅色。
①人工模擬自然環境孵化:注射催產劑后,雌雄按1∶1比例放入池中,讓其自然產卵、受精、孵化。魚苗孵出后,利用黑魚的護仔習性讓其自由照管。
②人工網箱孵化:注射催產后,雌雄按1∶1比例,放入4~6米2網箱產卵、受精,后將親魚撈出,放入大塘。
出膜至2公分以前,應放入用40目網布制成的1米×0.5米×0.5米規格的網箱飼養,密度2000尾/米2,出膜4~5天后,投喂輪蟲或枝角類、橈足類等,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。
以后投喂數量增加,次數減少,逐步過渡到1天2次。
當黑魚苗達到2公分時,換入8~16目的夏花網布制成的網箱,面積10~15米2,長方形為好,密度500~600尾/米
注意觀察黑魚攝食、活動、發病動向和環境變化,春季每星期換池水4/5,高溫季節3天一小換,7天一大換,進排水接防逃網,池埂高出水面50公分以上為好。
對于排出的污水,應進行必要的污水處理。
喂養黑魚的飼料,有人工配合飼料、淡水或海水的小雜魚、畜禽屠宰后的下腳料。小雜魚投喂前,需進行分揀,剔除帶硬棘的魚類,如黃顙魚等。